![]()
香港文匯報昨日報道,佐敦新填地街20號至26號在全港前日新增的42宗確診個案中,新填地街20號至26號佔6宗,令該大廈累積27人染疫。香港文匯報記者深入疫廈直擊,發現該處有大批少數族裔人士聚居,不少人在早前爆疫的中九龍幹線地盤及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工作,懷疑將病毒帶入居住的大廈。該4幢大廈的單位亂劏、渠管亂駁,公眾地方衞生極惡劣,成為病毒大本營。衞生防護中心卻以暫無撤離標準為由,拒絕安排居民離開。在昨日全港新增29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中,26宗屬本地個案。佐敦新填地街20至26號(雙數門牌)唐樓昨日新增一宗確診及一宗初步確診個案,全部住在之前未有住户染疫的24號大廈。由於染疫人數持續增加,衞生署一改拒絕撤離居民的決定,於昨日凌晨4時許聯同警方封鎖該四幢大廈,並由穿上全套保護衣的人員入大廈內進行撤離,截至昨晨9時已經安排79名居民撤離到檢疫中心後「收隊」。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現場遺留了大批「漏網之魚」。清早見告示惟撤離隊已走
尼泊爾裔居民Thakali Sandosh昨晨返夜班,上午10時許返家時,發現大廈部分居民被撤離,但其妻子與個別鄰居仍留在家中。他引述妻子説,昨晨未聽到有人敲門,清晨才發現有一張送檢告示貼在門口。Thakali Sandosh其後按指示撥打衞生署熱線,職員未有明確指示,只着他留電話號碼,之後有職員聯絡他。他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言不知之後應該怎麼辦,認為政府突發行動讓居民感到彷徨。![]()
新填地街20至26號有不少尼泊爾裔人士聚居,部分單位有當地傳統佈置。(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尼泊爾裔居民Subba亦被「遺留」在「疫廈」裏。她表示,自己昨日清晨隱約聽到有人敲門,但因該大廈治安欠佳,不知是誰拍門所以未開門,清早出門才發現門口有告示,但下樓的撤離隊伍已收隊。Subba表示不知應前往何處,因為自己只會講尼泊爾語及小量廣東話,不懂英語,語言障礙下,未能成功聯繫有關部門。其後,記者幫她致電衞生署熱線,答案同樣模稜兩可,職員説:「叫佢先留低電話,喺大樓附近等待,陣間有職員揾佢。」Subba用僅有的廣東話與記者溝通,表示仍有大批鄰居留在「疫廈」裏,之後有職員致電給她,表示會安排人員到場接她,但聲稱:「無話一定要強制撤離。」有人憂「手停口停」避送檢
另一位不懂廣東話的獨居居民表示,早上因熟睡未聽見有人敲門,起身後發現大樓居民已經撤離。他多次撥打熱線電話,但因語言受限,僅聽懂廣東話錄音,故未有進一步諮詢,之後他去附近食肆用餐。雖然衞生署人員傍晚再派員撤離居民,但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部分人躲避送檢,有人透露送檢或要隔離,擔心「手停口停」,故會搬到同鄉的家留宿避風頭。附近一名水果檔檔主表示,理解政府為防止居民「望風而走」突擊行動,但認為缺乏後續配套措施,留下諸多漏洞,擔憂病毒已經四散,「有人朝早先返來未被撤走,這些人可能已經偷走了。」她認為若爆疫之初政府可將所有居民登記在冊,就可減少錯漏,「就算佢哋走咗或者未返來都揾得返有補救。」社評:控疫措施必須升級 才能遏制疫情持續
![]()
新填地街20-26號大廈附近的上海街碧荷樓亦有居民需乘專車去隔離酒店。(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油麻地新填地街多幢大廈近三十人確診新冠肺炎,政府宣佈將有關大廈所有住客隔離檢疫。旺角、油麻地一帶舊樓林立,衞生環境惡劣,已成為疫情「重災區」,政府有必要加強該地區旳防疫他律措施,果斷實施更嚴格的強制檢測和追蹤,防範疫情向全港擴散。第四波疫情遲遲未能受控,更顯示政府必須因應疫情發展特點,制定落實一整套升級版的防疫控疫措施,否則疫情受控遙遙無期,全港要付出更沉重代價。本港昨日新增26宗本地感染,表面上數字回落,但不明源頭個案仍然有13宗,佔總數一半,反映社區的隱形傳播鏈始終未能截斷,而且有擴大跡象。一個不明源頭個案,背後很可能就是一個未揭出的隱形傳播鏈,這類「火星」長期居高不下,預示持續爆發的風險極高,這是最令人擔憂的。新填地街一帶的舊樓之所以成為疫情重災區,很大原因是當地居住了大批在中九龍幹線和將軍澳藍田隧道工程工作的南亞裔人士。早前兩個地盤爆發疫情之後,部分人士將病毒帶返居住地。加上這些勞工家庭成員眾多,大廈有很多共用設施,環境衞生惡劣,成為病毒温牀不足為奇。旺角、油麻地是市區中心,人流車流密集,舊式住宅、劏房、商業樓宇混合,不利防疫,一旦疫情傳播難以控制,後果不堪設想。根據政府公佈,過去兩周,油尖旺區已經有81宗確診個案,反映新填地街疫情「重災區」有迅速向外擴散跡象。政府有必要立即在這些地方採取更多強制性措施,包括強制檢測、強制追蹤、強制隔離等,甚至考慮仿效內地對高危地區實施「封區」的措施,力阻疫情向全港各區蔓延。![]()
對於有議員要求政府訂立外傭「假日禁足令」,羅致光指擔心涉及種族歧視問題。(政府新聞處)
事實擺在眼前,油麻地疫情發展不容樂觀,不能單靠市民自律配合防疫,政府必須從嚴從速提升防疫措施。但是,當記者追問是否要求新填地街居民強制檢測,政府僅回應「仍要研究」;對於有議員要求政府訂立外傭「假日禁足令」,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又指,擔心涉及種族歧視問題。政府仍然沒有把抗疫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來抓,在決策、執行方面不能做到當機立斷,恐怕會錯失防疫時機,增加疫情持續擴散的風險。有傳媒在過去幾日已經連番追問,是否要強制有關大廈居民全部檢疫,衞生防護中心的回答一直模稜兩可,前日還指政府對強制隔離沒有準則;但到昨日凌晨,突然開始要求大廈居民撤離檢疫。政府防疫措施的決策、執行仍然不暢順,明顯行動猶豫不決、力度不足,落後於疫情發展。相比之下,近期內地大連、河北多地出現小規模疫情爆發,當地政府均是第一時間宣佈進入「戰時狀態」,動員所有公務員集中做好強制檢測和病毒追蹤,盡快將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隔離,大連在短時間內已經實現「動態清零」,河北也初步遏止疫情惡化勢頭。特區政府應學習內地雷厲風行的抗疫作風和行動,不能再事事瞻前顧後、研究探討,必須根據疫情的最新變化,升級防疫措施,果斷決策並全面到位執行,引領全港市民同心抗疫,盡快打贏防疫戰。![]()
![]()
![]()
![]()
![]()
前往“發現”-“看一看”瀏覽“朋友在看”